目前分類:口腔癌 (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央社〕「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絕對不要吃檳榔」,因口腔癌而失去舌頭、下巴的癌友周培圓NG了54次,才把這話說清楚,他希望紅唇族快戒掉檳榔,健康陪孩子長大。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記者王長鼎/板橋報導】

財團法人明倫基金會今年6月起,與板橋亞東、基隆長庚、彰基、花蓮慈濟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合作,提供免費營養品給經濟弱勢口腔癌患者;受惠的王姓及洪姓口腔癌患者。昨天回贈花感謝。

今年68歲,從事清潔工的王姓口腔癌患者,因牙周病引起口腔黏膜發炎,去年9月切片檢查證實罹患第3期口腔癌,經電療、化療撿回一命,卻面臨口潰舌爛及喉嚨痛,想吃又不能吃的痛苦。

王妻說,丈夫因營養不足體重直直落,從65公斤瘦到只剩45公斤,每天以美國進口的營養品補充,才逐漸增重至55公斤,但每月營養品費用近6千元,負擔沉重。

吃檳榔、抽菸長達30年的50歲洪姓口腔癌患者,今年2月檢查罹患口腔癌,生活頓時從彩色變黑白。

亞東院長朱樹勳說,口腔癌患者要靠價格不菲的營養品補充體力,他不忍見患者家中經濟面臨沉重經濟負擔,提出跨院合作方案後,獲得明倫基金會董事董定宇支持。

董定宇表示,計畫至今年底贊助200萬元經費,由5家醫院社工員提供有需求的口腔癌患者名單,將提供300名口腔癌友免費營養品。協助對象以在5家合約醫院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的經濟弱勢病友,請向各醫院癌症資源中心洽詢。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新聞部 2012-05-21 17:10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欣傳媒╱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 2012-04-17 17:29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心蛀牙也可能引發口腔癌!才20出頭的年輕女孩因為嘴巴破了一個洞都不癒合,因為愈來愈痛就醫,才發現原來是舌癌,而且已經發生多處轉移,台大醫院耳鼻喉科教授婁培人今(5)日提醒,雖然台灣9成以上的口腔癌和吸菸及嚼檳榔有關,但即使菸、酒、檳榔都不沾,只要口腔有潰瘍超過兩周以上不會癒合,都應該提高警覺,儘速就醫檢查。

婁培人說,很多人都以為「我不吸菸、不喝酒也不嚼檳榔,口腔癌就不會發生在我頭上」,因此常忽略口腔的潰瘍,所以在門診中都不乏「不菸不酒不檳榔」卻得口腔癌的患者。除了前述蛀牙長期磨傷的舌癌年輕病患外,另一位20多歲女性,更是什麼危險因子都沒有,在發生舌側潰瘍不癒很久後就醫,先初步把病灶及部份淋巴切除,本來要求她再接受更完整的治療,但這位患者因為未婚,擔心影響顏面而不接受治療,幾個月後發現頸部淋巴轉移,半年後更併發肺部轉移,因此提醒民眾無論什麼原因引起的口腔潰瘍,只要超過兩周沒癒合,都要趕緊就醫。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會這樣歹運啦!」藝人江國賓憶起因口腔癌末期在今年初過世的哥哥,在病榻上整臉包著紗布、骨瘦如柴,就感到不捨及心痛。雖然家人多次勸哥哥戒檳榔,但哥哥總覺得倒楣的不會是自己。

衛生署昨發表「戒嚼檳榔、幸福無憾」宣導短片,擔任戒檳大使的江國賓說,哥哥九年前檢出零期口腔癌,開刀切除病灶,從大腿移植皮膚至臉部,但哥哥仍不以為意,檳榔、菸、酒照樣來,沒想到癌症復發時已是第四期。

癌末的哥哥由於身上幾乎無脂肪、肌肉,手腳一樣細,腫脹的臉上得纏滿紗布,江國賓難過地說,不僅病人自己難過,「像是個怪物」,五十二歲離世,「白髮送黑髮人」,也讓母親悲傷不已。

陽光基金會志工、曾是廚師的蔡新上,最高紀錄則是每天六包檳榔「配」三包菸,連口腔出現紅、白斑也繼續吃。六年前、五十二歲的他嘴裡長「花」,就醫檢查時,已是口腔癌三期末。

蔡新上說,手術後咀嚼、吞嚥困難,還有迥異於常人的外觀,讓他找工作困難,也須承受異樣眼光,他奉勸紅唇族及早遠離檳榔及菸酒。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說,每年約有五千八百人發生口腔癌,其中兩千三百人死亡,其中九成患者都有嚼檳榔習慣。而口腔癌發生或死亡平均年齡都比其他常見癌症早十到廿歲。

孔憲蘭說,民眾誤以為只要嚼不含有添加物的檳榔,就不會罹癌。不過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七年前證實,檳榔子本身就是人類第一類致癌物,光嚼檳榔就會致癌,而喝酒、嚼檳榔又抽菸,罹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一百廿三倍。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黃芳祿/台南報導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腔癌一直是國人最常發生的癌症之一,也是去年十大癌症死因第五位。因為目前口腔癌的篩檢率低,所以導致很多病患發現的時候通常已經到了晚期,死亡率高達三~四成。為了提升治癒率,國內生技公司、醫師與美國廠商合作,引進一種正在臨床實驗的新藥,希望能夠提升口腔癌患者的存活率;如果這次的臨床實驗成功,還有可能推廣到其他類似的癌症應用上。

亞洲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暨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侯勝博教授指出,國內的口腔癌患者每年增加約5000人,而每年的死亡人數高達2500多人,是國人最常發生的癌症。而過去的治療方法都是採用傳統的手術治療、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就算添加了標靶藥物,只能延長患者壽命,無法有效地提升口腔癌患者的存活率,因此必須要找出更好的治療方式。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8-03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8-03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1-07-21 10:42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11-07-13 06:00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孫慶璋/嘉義報導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11-06-22 06:02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6-09
    新聞速報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2011-05-19 10:47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眾所周知「抽菸+檳榔+酒=口腔癌」,台中榮總研究發現,口腔癌和部分 職業別幾乎劃上等號,口腔癌患者中藍領階段佔三四.七%;醫師提醒勞動階級,因收入微薄、超時工作,多半有吸菸、喝酒、吃檳榔等習慣,他們罹患口腔癌的機 率比尋常百姓更高。

     台中榮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程稚盛,昨日發表「口腔癌病患之職業類別分析」研究,回顧台中榮總從民國八十一年迄今,收治十八至六十五歲口腔癌 病患一○二七人為對象,發現男與女性的比例為十四比一。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江志雄/羅東報導〕宜蘭縣85歲老翁左下牙齦長出1公分的腫瘤,1個月後增加到8公分,切片確認是良性的巨大細胞肉芽瘤,經開刀切除,復原情況良好﹔醫師說,這類腫瘤有可能轉為惡性瘤,民眾若發現口腔有不明硬塊,應就醫檢查。


weilie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